從臍帶剪斷那一刻起,我們才算獨立的個體來到這個世界。
然而,此後我們似乎就很少關注肚臍了。
其實肚臍的作用遠比你想像的大。
肚臍,中醫稱之為“神闕穴”,是個防病治病的“長壽穴”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、摸得著的穴位,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,與五臟六腑相通。
可以說,保養好肚臍,就是護好了身體健康的第一關。
肚臍裡的泥能不能挖?
前兩天一則新聞報導,1歲孩子沒事愛摳爸爸的肚臍眼玩,誰知竟將肚臍眼摳傷,令爸爸腹痛不止。
經檢查,其腹壁長了個鴨蛋大小的膿腫.所以說不要“摳”肚臍。
(繼續往下閱讀…)
一些人喜歡摳肚臍,這樣可能引發感染。
清潔肚臍,動作輕柔
如果肚臍較淺,直接用溫水清洗,動作要輕柔。如果肚較深,用棉籤塗點沐浴液或者香皂洗,沖淨擦乾。
避免肚臍受涼
肚臍皮膚較薄,屏障功能較差。經常穿低腰褲、露臍裝容易因受涼引起胃腸功能紊亂。
按肚臍,“測”出五髒健康
當五髒出現病變時,肚臍的對應穴點就會出現壓痛反應。可以通過按壓對應穴點,來判斷哪個髒器出現了異常。
測心功能
心受外邪干擾可表現為心情郁悶,口舌生瘡等症狀。此時,肚臍上方邊緣將有明顯的壓痛。
測肝功能
肝功能異常,人往往伴隨易怒、生氣等不良情緒。此時,肚臍左側邊緣就會有明顯的壓痛。
測脾功能
脾功能異常,人會表現為疲倦乏力、沒有食欲、腹脹、腹瀉或大便稀溏等。此時,肚臍
中心常常會出現明顯的壓痛。
測肺功能
肺受外邪干擾可表現為感冒、咳嗽等症狀。此肚,臍右側邊緣將有明顯的壓痛。
測腎功能
腎虛常常表現為腰膝酸軟、健忘、四肢發冷等症狀。此時,肚臍的下方邊緣就會有明顯的壓痛。
肚臍能吃藥
我們先看一個實驗,北京衛視曾經有個欄目叫《生活面對面》,在錄制現場做了一個實驗,找了一位嘉賓貢獻出肚臍,
把大蒜搗成泥敷在肚臍裡,用艾草條艾烤,十分鐘以後,嘴巴裡面就出現了明顯的蒜味,結論很明顯:肚臍能吸收藥物。
這也是中醫的一個神奇的療法,名字叫做臍療,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了,在春秋戰國神奇,就有肚臍填藥、敷藥、涂藥及角灸臍法。
肚臍吃藥的好處
臍療可使藥物通過四通八達的經絡,作用於全身上下表裡內外,從而產生治療作用。
貼敷肚臍的藥物多為辛香藥物,可以迅速滲透,到達組織及微循環,獲得調和陰陽、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最重要的是,臍療在防病治病方面,簡單有效,成本低廉,可以自己動作操作,非常實用
孫思邈、李時珍都記載了大量的臍療方。
目前臍療的方法多根據經典醫書《針灸甲乙經》而來,包括拔罐、藥物貼臍、滴臍、敷臍、溫臍等法,但禁止針刺,以免發生感染。
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臍療特效方,不同配方有不同的療效。
臍療特效方,一用一個准
推薦人: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針灸科主任、副主任醫師 王軍
雞蛋敷臍補腎
用冷水煮雞蛋,煮到開鍋的時候,把雞蛋拿出來,這時候雞蛋是七分熟的。
把雞蛋從中間一分兩半(注意不要去掉外殼),放涼、到適合的溫度,用其中一半捂在肚臍上。
因為帶著外殼,再用手捂著點,所以它保存熱量的時間比較長。雞蛋是補腎的良藥,放在肚臍上,可以補腎、健脾。
萊菔子敷臍消除腹脹
用中藥貼肚臍,還可以消除腹脹。腹脹產生,往往是由於消化不良,吃完飯以後因為不能快速運輸到腸道,人就覺得胃脹難以忍受。
那我們怎麼治療呢?就要健脾行氣、幫助消化。
可以選擇萊菔子這味中藥。把萊菔子先研成粉末,越細越好,然後用黃酒來調一下,黃酒溫通,行血、行氣的作用會很好,再加上萊菔子就可以健胃消食。
貼在肚臍上四到八個小時,貼上去之後你很快就會感覺到肚子咕嚕咕嚕響,等胃裡面食物消化了,它就不響了,肚子也就舒服了。
肉桂敷臍治失眠
用肉桂、黃連磨成粉末,用醋調一調,肉桂可以起到補腎的作用,而黃連能清火,醋能斂陰,這樣治療能達到人體陰陽平衡,那麼睡眠自然就得到改善了。
大家注意調制的時候不要太稀了,太稀貼到肚臍會流跑了,當然也不能太稠了,太稠了影響它的吸收,適當就可以。
制成膏狀貼在肚臍上,可以用膠布固定,用傷濕止痛膏效果更好。晚上睡覺之前貼好,第二天早上揭下來就可以了。
紅花敷臍治痛經
女性痛經原因很多,吃冷飲、受了涼風、坐冷板凳、子宮肌瘤等都會引起痛經,而臍療可以幫助女性緩解痛經的症狀。
用肉桂、丁香、吳茱萸、紅花這四種藥,磨成粉末,用黃酒調好,貼在肚臍上,再用熱敷的方法加助它發散藥力。
在月經來之前7到10天開始做預防性治療,到月經周期結束算一個療程,治療兩到三個療程,就會發現痛經的情況大有緩解,甚至不再復發。
方法非常簡便,但療效非常明顯。
大蔥食鹽治腹瀉
如果是寒濕型的腹瀉則可以用這個方子,大蔥100g,食鹽若干,一起炒熱後用布包裹,熱敷於腹、背和腰部;
將大蒜適量搗成泥狀,貼在兩足心及臍部。
南懷謹肚臍萬病方、不僅通帶脈還能調理腸胃、驅寒排濕、溫中強腎
▲南懷瑾(1918-2012年)中國當代詩文學家、佛學家、教育家、文化傳播者、學者、詩人、武術家、國學大師。
歷任台灣政治大學、台灣輔仁大學及“中國文化大學”教授。
下面這個方子是南懷瑾老師的養生研究精華,南懷瑾大師的這個秘方在寶島台灣公布出來了,傳瘋了,因為適用范圍特別廣,所以被世人稱之為“萬病方”。
南懷瑾“萬病方”
以下內容摘自南懷瑾大師著作《我說參同契》第五十四講,大家可以自己去查閱驗證:
大約二十幾年前,日本人發明的溫灸器,放在肚臍上,暖暖的,可以治腸胃病。
這是日本人把中國道家的老方法拿出來賣錢,這個在道家叫灸臍法。
其實用不著那個,我教你們,年紀大的都可以用,比較保險。
用桂圓肉一顆(新鮮的叫龍眼,干的叫桂圓),花椒六、七顆,加上那個艾絨一同打爛,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,小指甲面那麼大,放在肚臍裡就行了。
你不要小看我們的肚臍,肚臍會吸收的。肚臍有個孔,我們在娘胎裡頭的飲食、呼吸都靠這個肚臍連到媽媽。
所以把這個藥放在肚臍,用橡皮貼把它封住去睡覺,比那個溫灸器還要好。
胃病也好,各種病都好,老年人的身體絕對保健康,身體需要就吸進去了,不要的它不吸。
這樣就會水火交感了,繼續二三天後,早晨起來嘴也不苦啦,口也不干啦,腸胃病都會好了。
這個是真的秘方,你們也可以替人家治病,不過不要收錢。
這個水火交感,火在下,就是元氣在下,水在上,也就是清涼的在上。所以老年人口水多,腳底心還發暖,冬天腳都不怕冷的,一定長壽。
提示一下用法:睡覺前把幾種秘方材料做好放在肚臍眼,用膠帶貼住,第二天撕掉就可以了。
如果有上火現象,可以把腳底的湧泉穴一起貼上!
為什麼“萬病方”如此神奇?
南懷瑾大師的“萬病方”其實是道家原始養生之方,經佛道修養家千多年的實踐證明。
“萬病方”的主要功效有溫中強腎、平衡陰陽、行氣活血、去寒濕。
該方的特殊之處在於通過肚臍吸收藥物,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中醫科副主任袁勇博士表示,肚臍是中醫裡的一個重要穴位——神闕穴。
神闕是我們身體的一大要穴,又有“命蒂”之稱,小孩兒在沒出生的時候就是靠著臍帶從母體裡吸收營養,所以向內連著人身的真氣真陽,能大補陽氣。
神闕穴還有任、帶、沖三脈通過,聯系五髒六腑,所以如果各部氣血陰陽發生異常變化,可以借刺激神闕穴來調整全身,達到“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”的狀態。
有的人體質比較弱,新陳代謝不夠快,身體就積累了一些毒素,而通過調養身體,新陳代謝更快了,毒素就從身體中排了出去。
不過,袁勇博士也提醒,虛寒體質者適合此方。
如何自己判斷呢,可根據觀察一些身體反應,
比如:是不是具有怕冷、容易手腳發冷,大便拉稀,吃生冷食物會拉肚子等症狀,即可做一些初步判斷。
大師在書中提到了這個“萬病方”,大家可以按照大師書中教的方法來自制藥膏來貼,
如果你覺得自己制作麻煩,配比拿不准,材料不好挑,貼膠帶會過敏,也可以直接購買我們遵循古方配制好的南師肚臍貼。
關鍵是我們不用膠布貼,用的是穴位專用空白貼,藥膏密封保存不容易變質,出門攜帶也方便。
▲此款肚臍貼用料為:蘄春艾、溫中止痛的花椒、300年以上原生龍眼樹長出的龍眼肉。
桂圓肉,花椒,艾絨,搗爛,睡覺時敷在肚臍上或雙腳底的湧泉穴上;
南懷瑾先生道出的這個秘方:可以調理腸胃,養血安神。
對手腳發涼、宮寒、痛經、失眠、風寒感冒也有很好的療效,尤其對小孩子脾胃虛寒效果明顯。
整晚保護心腦血管,幫助氣血傳遍全身,幫助減腹。
▲剛開始連續使用3天,貼3天就休息1天,持續1個月的時間。
剩余的密封儲藏,如有明顯的改善,可以再持續1個月。
“萬病方”可以長期用,一開始治病時可以給藥量大一點,以後可以小劑量長期用。
▲為了避免有人對普通膠帶產生過敏反應,我們也特意挑選了純木漿製成的不過敏肚臍空白貼,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柔軟性,無毒無刺激。